甲虎年牡羊座(身體日曆)
播放Play
全文視頻

《黃帝內經》的最高智慧,是要我們能觀照身體四時節氣的變化,在治病及體質調理時,能做到「謹候氣宜,無失病機」及「審察病機,無失氣宜」。
什麼是 “氣宜” ? 我們來聊聊這一個 201 6丙申年,眼瞼浮腫、手指關節腫脹的案例……

身體日曆密碼

案主季**女士,生日密碼: 1974 甲虎年牡羊座,事件密碼:因眼瞼浮腫、手指關節腫脹、顏面四肢皮疹等病症,於 2016 丙申年 7 月小暑節氣後 3 日,求助中醫治療……

先天體質稟賦

案主1974甲寅年清明節氣後四日出生,五運六氣大框架為 中運:土運太過;司天:少陽相火;在泉:厥陰風木;主氣:少陰君火;客氣:太陰濕土。
甲寅年,司天火化數為二,中土運雨化數為五,在泉風化數為八。

甲寅年, ”中運土運太過” ,其常數 “五” 為河圖生數。 “雨化五” 作用於中央方位,作用時間為 “四季” 中後 18 天,與 “長夏” 之季相對應。雨濕之氣流行,相應人體脾經、胃經、與脾臟。

甲寅年, ”中運土運太過” , “土” “濕” 之氣太過於亢盛,傷及人體中與其 “土” 氣相對應的脾、胃的功能。又由於 “土” 太過於旺盛就會使腎與膀胱之 “水” 遭到傷害,所以人體多易患腹痛、四肢清冷、兩足萎弱無法行走,筋脈拘攣抽搐,肌肉萎縮,腳底疼痛,心情抑鬱、悶悶不樂,身體備感沉重,心情煩悶等病症。

甲寅年, ”少陽相火司天” ,其常數 “二” 為河圖生數。 “火化二” 作用於西南坤卦方位,作用時間在小暑、大暑、立秋 、處暑節氣。太陽在此段時間直射地面的熱最大,所以為大暑。節氣更迭至立秋時,距離地面不遠天空之上的大氣壓力開始初降,當降到處暑時,由於大氣收斂力量增強,大氣壓力增多,地面的熱,經秋金之降,降伏而入於土內也。此時正當中伏。伏者,言金之降氣,將地面之熱,降伏而入於土內也。夏至第三庚日起,為初伏,第四庚日起,為中伏,第五庚日起,為末伏。

甲寅年, ”少陽相火司天” ,熱氣蒸騰於上,故 “火” 盛會傷及人體中的肺臟,外表的皮膚會疼痛而顏色變為黃赤色。進一步發展到體內就成為了 “水” 病。這樣人又會出現全身浮腫等病症。

甲寅年, “厥陰風木在泉” ,其常數 “八” 為河圖成數。 “風化八” 作用於東北艮卦方位,作用時間在小寒、大寒 、立春、雨水節氣。大氣中的陽熱在大雪冬至時,已被降沉封藏,但這樣仍然不足,陽熱還要經過小寒、大寒的 “極寒” , 進行封藏再封藏,這是為了確保可以把陽氣封藏足夠,以利能積累萬物發生的生命根本。冬寒之後,冬時封藏於地下水中的陽熱,於立春雨水節氣,升出地面,火從水出,其氣溫和,春氣轉溫。

甲寅年, “厥陰風木在泉” ,如果其 “客氣” 勝,則人體就會發生大關節的活動不靈便,在內表現為經脈拘攣抽搐,在外表現為動作不靈活等病症。

案主1974甲寅年清明節氣後四日出生,五運六氣大框架為 中運:土運太過;司天:少陽相火;在泉:厥陰風木;主氣:少陰君火;客氣:太陰濕土。先天稟賦為 “濕熱” 之氣偏盛。

後天神機變化

案主 2016 因眼瞼浮腫、手指關節腫脹、顏面四肢皮疹,於小暑節氣後 3 日至醫院就診……。2016 丙申年五運六氣大框架為 中運:太陽寒水太過;司天:少陽相火;在泉:厥陰風木;主氣:少陽相火;客氣:少陽相火。
丙申年:司天之氣數為熱化二,中運之氣數為寒化六,在泉之氣數為風化三。

丙申年, ”中運水運太過” ,其常數 “六” 為河圖成數,代表大氣收斂沉降力量強大。 “寒化六” 作用於西北乾卦方位,作用時間為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節氣。此時由於大氣中收斂力量強大,地面上的熱,會被收斂、沉降至地面下,地面上遂寒冷起來,寒氣增加。西北乾卦方位,相應人體頭面部。。

丙申年, ”中運水運太過” , “水” 氣過分的抑制 “火” 氣,就會造成 “火” 氣的鬱積。人們往往易患 頭部脹滿,瘡瘍,痱疹等病症。

病人生於甲寅年二之氣,運氣格局為:土運太過,少陽相火司天,厥陰風木在泉,太陰濕土加臨少陰君火;就診時間丙申年三之氣,運氣格局為:水運太過,少陽相火司天,厥陰風木在泉,少陽相火加臨少陽相火。出生時氣運特點與就診時運氣有相似之處,司天在泉之氣相同,皆為 “風火” 之氣,丙申年少陽在上,炎火乃流,陰行陽化,所謂寒甚火郁之會也,運氣因素見外寒內火,寒甚火郁,濕與燥兼。案主出生於甲寅年,發病於丙申年,歲氣 “風火” 偏盛,症見全身紅色皮疹,尿中潛血,口苦等與 “風火” 之氣相符合;中運出生甲年土運太過,發病丙年寒水太過,寒濕偏盛,症見眼瞼浮腫,手指腫脹,大便稀溏,均與運氣因素相合,病機為寒甚火郁,濕與燥兼。故選方六丙年司天方 “川連茯苓湯” ,利水清熱,導熱下行,濕熱併消。(臨沂市人民醫院 李玲)

川連茯苓湯

黃連、黃芩、通草、車前子、茯苓、半夏、甘草、遠志、麥冬

黃連:平上下之熱,

黃芩:逐水濕,清表熱

通草:專療浮腫

車前子:功達水源

茯苓、半夏:通利陽明

甘草:實土馭水

遠志:媚滋君主

麥冬:養液保金

《黃帝內經》:「“謹候氣宜,無失病機”;“審察病機,無失氣宜” 」,確實對於我們在治病及體質調理時,起了很大的指導意義。
人生的茶海慈航

Categories:

Tags:

Comments are closed